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上海派出学生全球大串联活动顺利举行

2020-10-14
                    

2020年10月10日晚在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举办了一场欢乐的“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1997-2020年度上海派出学生全球大串联”活动。约40名曾经由上海协会派出的AFS交流学生回到协会,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线上50多名如今身处世界各地当年的AFS小伙伴们来了一场全球大串联,以此纪念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进入中国40年。

(集体照,可扫描二维码欣赏)

活动由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陈琼老师主持,秘书长李维平老师发表讲话。李维平老师作为23年前将AFS学生派出项目带回上海的引路人,他的女儿也曾受益于AFS项目,他以多重身份与现场和线上的AFSer们分享了见证AFS项目在上海的发展经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AFS项目全国办公室代理主任蒋凌燕老师也受邀在线,代表AFS中国总部向参与此次活动的AFSer们表达了她的祝福。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七宝中学谭宏老师,她本人是一名AFS项目的派出教师,并且为七宝中学选派了十几批学生参加该项目。谭宏老师的出现让现场以及线上曾经由七宝中学派出的同学们激动不已。线上我们还邀请到曾经在德国AFS办公室工作,并于03至07年来到上海协会,帮助上海组建AFS志愿者组织的老朋友Indre Berman。Indre用流利的中文回忆起她在上海工作期间的经历,并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珍贵的老照片。

(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李维平老师发言)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AFS项目全国办代理主任蒋凌燕老师发言)

(七宝中学谭宏老师发言)

(Indre在线发言)

之后全球大串联活动正式开始,我们成功得串起了自1997年第一批从上海协会派出的学生直至2020年疫情期间刚刚回国的学生。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几乎折半,但是他们都有着相仿的经历,那就是在他们16、17岁时带着好奇,带着懵懂只身一个人离开上海,飘洋过海来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家庭、陌生的学校,开始一段为期十个月痛并快乐着的美妙旅程。就是这十个月可以改变一个人,影响一个人。如今无论是已经成家立业的早期AFS派出学生还是仍然在象牙塔里孜孜求学的近几年回国学生,都感恩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让他们在那个年龄可以更好得了解自己,知晓世界,规划未来。

(9798首届全国AFS派出学生北京合影,照片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提供)

(早期上海派出AFS学生合影)

(近两年上海派出的回国学生)

为了参与此次活动,有的在上海的同学加班后再赶过来,在大洋洲的同学们几乎熬到深夜,而在美国的同学则上好闹钟,周六一大早爬起来上线,为的就是再见见曾经的小伙伴,看看大家的变化。23年来,事业有成的AFSer不乏其人,有的还因为AFS项目结缘,成立了小家庭甚至还有了AFS宝宝;有的受到AFS志愿者精神的影响从事着促进文化教育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更多的人还在为AFS项目奉献他们志愿者的力量。

AFS是一个大家庭,它的志愿者精神四十多年来始终不变,在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无论AFSer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AFS大家庭始终都在。而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也将始终是上海派出学生出发的港口,回国后的港湾,我们将继续发挥民间优势,打造综合性中外师生跨文化教育交流平台,增进中外青少年间的交流与理解,为中外人文交流持续深入推进奠定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期待今后有更多的学生、老师和家庭加入到AFS的大家庭中来,让更多中外莘莘学子从中受益。

(上海AFS志愿者学生2016年的合影)


附:

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AFS Intercultural Programs)是从事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非盈利性民间国际组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志愿者组织之一。该组织成立于1947年,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14年的美国战地服务团(American Field Service)。AFS组织基于跨文化学习建立了系统的教育目标,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项目,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是AFS项目的全国办公室,自1981年起,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受教育部委托,开始执行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至今已经是第40个年头。

(0102届AFS派出学生合影)

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是AFS项目在上海的地方办公室,在全国办公室领导下开展工作。自1997年起,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已有教师派出项目的基础上开始派遣上海的中学生参与项目,这也是中国派出的首批中学生。截至2020年,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已选派300多名中学生参加AFS项目前往美国、德国、挪威、冰岛、瑞士、澳大利亚、比利时、意大利、瑞典、丹麦、芬兰、匈牙利、新西兰、法国、巴西、阿根廷、葡萄牙、荷兰、日本、智利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一学年的文化交流。

(2004年上海接待AFS外国学生来华交流培训时的合影)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文化交流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政府对于民间的国际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重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也吸引了各国学生及名校与上海的学校建立姐妹学校,加强了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机构和项目进入了上海,上海的学生们想要出国,也拥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出国交流成为了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如今也不再是学校及学生们的第一选择,但是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直以来以非盈利作为项目开展的基准,强调质量作为项目的标杆,以志愿者服务精神作为项目的理念,不一味追求参加项目学生的数量,努力提升项目含金量。

(1718届派出学生七宝中学韦奕,上幅照片入选《上海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图片展》)